前瞻基礎建設國民中小學校園數位建設實施計畫
規劃原則及重點工作
(一) 規劃原則
- 1. 各縣市應成立(或結合)輔導團隊,以統整規劃所屬各校之網路資訊環境,建立推動機制,結合產官學資源,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及相關教學應用。
- 2. 完備盤點各校現有資訊相關設施及網路環境。
- 3. 依據教師運用資訊科技於教學之情況,優先滿足各校班級教室之輔助教學應用情境所需,再依實際狀況,進而規劃互動及進階教學應用(創新教學)。
- 4. 以數位應用種子學校、網路使用流量高、偏鄉及原住民地區學校優先建置。
- 5. 學校現有設施如尚可滿足前述情境應用需求且功能仍能正常運作者,可毋須進行更新,僅需參考本部所訂參考指引之規劃建議,評估以現有設施之功能強化、效能提升或品項補足方式辦理教室內之設備更新或建置作業。
- 6. 校園智慧網路及智慧學習教室相關規劃說明,詳參考指引(如附件1)
(二) 重點工作
1. 建置校園智慧網路
- (1) 盤點各校網路設施及架構,並產製相關圖資文件。
- (2) 建構校園跨棟校舍間之主幹網路環境光纖化或支援 Gigabit能力。
- (3) 建構或更新校園主幹網路設備。
- (4) 建置教室寬頻無線網路環境可順暢接取。
- (5) 學校支援校園無線漫遊服務。
- (6) 建立整體所屬學校校園智慧網路管理機制。
- (7) 建立所屬學校校園未來可支援基礎邊際運算資料存取(edge computing)環境。
2. 強化數位教學暨學習資訊應用環境
- (1) 增設資訊科技領域教室
依據十二年國教課綱資訊科技教室設備基準,補足需增設之資 訊科技教室。 - (2) 營造智慧學習教室
A.推動數位輔助教學、互動教學及創新教學等教學模式。
B.依智慧學習教室可實施輔助教學、學校可支援互動學習、及縣市均有創新發展特色等原則,更新或建置教室資訊環境。